以匠人之心,琢時光之影
我們的工作室位於云南大理,所有的藝人均為少數民族,在有史可查的千年之中,大理當地的少數民族藝人製作的銀器早已隨著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走出云南,走出中國,遠銷南亞和歐洲。
千百年間,我們恪守舊制,又不斷創新,不論是花鳥魚蟲,還是日月山海,又或是朝露夕陽,霧靄山峰,都成為了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靈感。我們堅守純手工銀器製作的每一個步驟,一絲不苟,絕不懈怠。我們也不願放過生活中每一瞬間的美,孜孜不倦,嘗試著將其融入到我們的作品之中。
銅包銀壺,顧名思義,就是用銅殼包裹著銀膽,在千萬次敲擊後將其合為一體,達到「銀為內芯,銅為外衣」的藝術效果。銅和銀看似相距甚遠,但在柔軟度、延展性等方面卻相近,對改善茶湯口感也有類似的作用。他們是天生的一對。這樣得到的壺不僅具有銀的特性,而且由於銅的加入,提高了耐用性和保溫性,具有很好的收藏和藝術價值。銅包銀壺的工藝十分復雜精緻。首先,要對半成品的銀壺和銅壺分別進行敲打,而且兩壺的大小比例要控制得非常準確;然後將半成品銅壺套在銀壺上不斷敲打淬火。並依靠銀和銅的延展性將兩種金屬之間空隙中的空氣敲出,使它們緊密貼合。另外,水壺的出水口必須一起錘出,難度要比銲接高很多。捶打時,既要保持壺的造型和韻味,又要使兩者貼合在一起,不留空隙。它需要對銀片和銅片的厚度以及打漿的力度進行細致的控制。盡管如此,失敗率仍然很高。這種高難度的銅包銀壺,本身就是工藝的傑作。由於其工藝復雜,產量低,掌握該工藝的銀匠很少。日本產銅銀二張打茶壺皆為高價,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證。
我們的工作室擁有從業三十年以上的銀匠師傅,產出的每一件產品均為精品,我們遵循傳統,並不以所謂藝術家自居,也絕不肆意提高自家產品價格,僅為延續這一門手藝。
比起市場上動輒售價幾萬的大師手工銀壺,此售價絕無二家,望君知曉。後續也會陸續推出其他款式,若您喜歡,可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