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奧地利維也納窯廠(Porzellanmanufaktur Augarten)
名稱:瑪麗亞·泰瑞莎(Maria Theresa, 1717 – 1780)紀念杯。
署名:杯盤底維也納窯藍色釉下彩盾形落款。
技法:白瓷描金彩繪。
年代:1787年(杯底有78刻凹數字,盤底則為87。維也納窯廠從1783年底開始使用刻凹數字表示製作年代,至1799年,以84~99來表示十八世紀的製作年代,杯底的78數字可能是手誤。1800年後,則以3位數來標示製作年份)。
尺寸:杯高 5.5 cm,碟直徑13.5 cm。(PORN 009)
維也納窯廠(Porzellanmanufaktur Augarten)是歐洲繼麥森(Meissener Porzellan)之後的第二座瓷窯廠(1717年成立),窯廠位於維也納奧佳登堡(Schloss Augarten)中。從藝術史的發展來看,維也納窯廠的產品可和麥森與寧芬堡(Nymphenburg)等量齊觀,可說奧匈帝國與現代奧地利最佳的瓷器。窯廠1717年成立後,經歷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畢德麥爾等風格,1864年,由於不敵外界競爭,而因財務危機閉窯。1923年,繼續以維也納窯的名義復窯生產,並和許多藝術家合作,生產各類精緻瓷器。
這客瓷杯中的開光人像,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女皇瑪麗亞·泰瑞莎(Maria Theresa, 1717 / 1780),她1740年即位,統治長達40年。她也從1744年起,收購了維也納瓷窯,將其改為王室直營,成為史上著名的皇家維也納窯廠。自此,維也納窯廠有了統一的底款,可以看出女皇懂得品牌,亦大力扶植,於是藍色釉下盾形商標成為窯廠標誌。同時,女皇擴建窯廠,從麥森(Meissen)窯廠挖來不少人才,豐富產品設計,禮聘雕塑家設計瓷偶。為了保護窯廠,對帝國以外的進口瓷器加增60%的關稅,同時從匈牙利引進更加優質的高嶺土。自此,窯廠業務蒸蒸日上,從業人員由原本草創的10人,增至300多人。
此期窯廠產品風格多為洛可可與新古典風。這客瓷杯結合了洛可可與新古典兩種風格,杯柄部分,由交纏的樹枝構成,輕盈雅緻,杯體與盤體上的花飾,自然柔美,為典型的洛可可裝飾手法。至於杯緣與盤緣的裝飾,則採用新古典的對稱幾何圖案,開光的飾框也以同樣的圖案點綴。瑪麗亞·泰瑞莎的肖像,為側面半身像,明顯挪用古希臘羅馬的肖像表現手法,是當時正在興起的新古典主義偏愛的風尚。整體用色粉嫩低調,杯體曲線溫和,小巧之中,亦顯穩重。杯底與盤底還有另外一組數字(25/ 24),分別為當時拉胚師傅的編號。裝飾花紋與描金略有磨損,杯況仍佳。此時期的維也納窯製品並不多見,而以瑪麗亞·泰瑞莎為紀念款的,更是稀有。
超過兩百年以上的古董杯,值得珍藏。
*有任何細節問題歡迎發訊聯絡設計師
*本設計館商品主以西洋古董、舊首飾家居飾品、歐洲老原件版畫為主,老件商品難免有歷史歲月的痕跡,但以個人的品味巧妙安置,各司其位,可促成不凡的生活品味與美學理念。然介意者仍請先慎重考慮再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