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搜尋需要1~5秒...
陳東鑄,1965年出生於廈門,陶藝大師。
自幼酷愛傳統紫砂陶藝,致力於現代陶藝研究與創新,推崇將現代陶藝與宜興傳統陶藝相結合,開創了極具現代審美情趣的玄雕藝術與古典高雅的傳統陶藝相交融合的藝術風格。
作品充滿了現代感,富有光影變化和線條誘惑,卻不失迷人的東方文化韻味,在紫砂藝林中別樹一格。
菠蘿冰煙壺
似菠蘿蜜水果器形,線條雕刻清新寫實,獨具壺刻特色。
團泥(段泥)是指以自然存在狀態命名,為非單一品種礦料,其質性有軟硬之分。
根據各種礦料不同的共生狀況,團泥有著不同的粉砂質類型。宜興方言「團」、「段」同音,並且大部分團泥類礦料燒成後呈多種黃緞色調,故也習慣稱為「段泥」。
段泥是現代人對燒成後,製品色澤偏黃偏淡的一類泥料的通稱,也並非指某種單一的具體泥料。段泥礦料,無論是原礦,還是燒成後的作品,整體色黃偏淡,素淨淡雅,如清水芙蓉,凌波仙子,清心怡人,素心芬芳,素有“素心素面”之稱。
紫砂壺是中國一種傳統茶壺,相傳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間。製作紫砂壺的材料是宜興紫砂礦土,泥礦屬沈積岩,每色礦岩相疊,由鱗片狀紫泥、本山綠泥、白泥、黃泥和朱泥構成,統稱紫砂泥。因產自江蘇宜興,又稱宜興紫砂。紫砂壺因泥礦配合窯燒(還原燒)造成特殊的雙氣孔結構,能充份透氣產生活性轉換水質,改變茶香茶味,因此茶壺泡出來的茶越香越醇,茶味雋永醇厚。
紫砂壺好處
【色香味保全】
高含鐵量的紫砂泥,經1200℃左右的高溫燒製後,分子重新排列,形成鱗片狀結構,並生成大量開放式和封閉式的雙重氣孔,獨特的高緻密度的多孔狀物理結構,具有較強的吸咐力。因為有雙重氣孔,透氣不滲水,故泡茶時色不變異、香不渙散、味不耽擱。
【元氣恢復快】
紫砂壺泡茶雖可越宿不餿、久置無雜氣,但長期不用又存放不當,自然免不了會有異味。只需用沸水冷水交換沖洗幾遍!壺的元氣又可恢復,泡茶仍可得真味。
【無茶可生香】
紫砂壺經久使用,內壁會積聚“茶銹”形成“茶山”,以致不放茶葉注入沸水,也會有茶香。調砂摻砂、輔砂等手法,更改善了壺的肌理結構,“茶山”生成更易。
【軟化淨化水質】
紫砂壺另一鮮為人知的特點是:置於屋中,用它盛水會冬暖夏涼,軟化水質,幾乎是一口微型的井。紫砂壺還能使水質淨化,一般我們不倡導喝隔夜茶,可是宜興紫砂壺盛了茶水,即使盛夏,到了第二天不僅不餿,還可以飲用。據科學研究發現,宜興紫砂壺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