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海的禮物:在紛擾世道中 重溫簡單生活的慢步曲
遠流
來自大海的禮物:在紛擾世道中 重溫簡單生活的慢步曲

$216

完售
預估將於確定收禮後的5~10天內出貨,真實出貨日以實際寄出為主

  • 推薦序
  • 蔣 勳 特別推薦
      我有很多優秀的女性朋友,在傳統的社會,她們在家庭結構裡是「母親」、「妻子」,負擔起沉重繁雜的家務,然而,她們也都保有獨立人格和自我生命信仰的品質,沒有被「妻子」、「母親」的家庭角色框架住自己,沒有壓抑住活出自己的渴望與嚮往。
      林白夫人走到海邊,看著寄生蟹,從一個殼換到另一個殼,她感觸良多。
      背負著殼太久了,可能會不知不覺成為身體一部分、也失去改換的意念。
      對於二十一世紀的人而言,要轉換的「殼」可能更複雜,一本舊書卻給我新的省思。
     
    新版推薦文 林白夫人的禮物
    /作家 彭樹君(朵朵)
      大海有一種獨特的性質,它始終如一,卻又時時刻刻湧動不已,在恆定之中有著永不止息的變化。如此接近永恆卻也如此流變無常,不正是對於人生的示喻?
      大海也具有一種安定人心的自然力量,凝視海潮的反覆拍岸,眺望遠方彷彿靜止的海平面,都會讓人感到內在的平靜、遼闊與豁然開朗,瞬間得到心靈自由,所以若能每隔一段時間去看看海,其實是一種自我療癒。潮來潮往的海聲,有如世界與個體生命之間的共鳴。
      而林白夫人一九五五年在佛羅里達州墨西哥灣俘虜島的海邊小屋寫下的這本《來自大海的禮物》,也像一座撫慰人心的海洋,對於人生充滿了深刻的洞見,閱讀它的時候,感覺像是在海邊散步,字裡行間所傳遞的訊息也似潮聲,迴盪在我的心中,令我感到與林白夫人超越時空的心靈共鳴。
      被浪潮沖上沙灘的貝殼,恰似大海送來的禮物,林白夫人從一個又一個貝殼的形狀與紋理之中,得到一個又一個領悟。
      峨螺殼給了她簡化生活的啟示。樸素之美需要在留白中欣賞,能夠捨棄對物質的執著,才能體會內在的自由與平靜。
      玉螺讓她看見獨處的美妙,那是找回自我內在泉源最好的方法。也唯有在獨處中,才能與自己進行深刻的內在對話。
      櫻蛤殼令她思考女性與男性的關係,該如何在自我與對方之間維持美好的平衡?答案是先確立自己的存在。
      蠔殼則彷彿女性中年時期的生活寫照,讓她意識到這個階段正是可以放下過去的層層束縛,追求自我實現的時候。
      葵螺帶給她的聯想則是,只有兩個自由且完整的個體,才會創造出彼此的和諧,因此女性必須停止依賴,先尋求自我的完整,才能建造屬於自己的獨立世界,也才能擁有理想的親密關係。
      這本書對於女性的生命自覺與生活處境有全面的思索,女人要如何才能在紛擾的環境與多元的身份中保有自己的完整?要如何在家庭雜務與外力干擾之下維持心靈的平靜?又要如何在這個世界對女性不夠友善的時候依然不會失去對自己的信心?
      雖然這是林白夫人在六十五年前寫下的書,但時至今日展讀,竟是毫無違和,現代女性依然面臨著自我、家庭、工作與社會之間的重重困境;而林白夫人的智慧話語,即使經過了一甲子的時間,對於這個世代的女性來說也依然是感同身受的提醒。
      至於同樣身為女性的我,也正在人生中年,也正值林白夫人寫這本書的年紀,也對於女性自身有百般思索,也因為經歷了種種處境而深深明白:快樂的人生來自各方面的平衡,在此之前要先確立自己的存在。必須喜愛獨處才能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也必須善待自己才會知道如何善待別人。要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就要先明白自己的完整與自由。
      我與林白夫人各有各的生命經驗,也各自置身於不同的世代與時空,然而她的心靈彷彿與我相通,於是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總覺得讀到的是自己內在的聲音,那樣的共鳴共感,好似我也坐在那間海邊小屋的窗前,與她一起凝視眼前的貝殼,一起聆聽盈耳的潮聲。
      生活也許是湧動不已的海浪,但感受自己獨立的存在,心靈就是海浪之下那片無窮無盡、深刻寧靜的汪洋。這本書是林白夫人對於女性自身的省思,是她穿透於內在與外在之間的平衡之道,也是一顆美麗聰慧的心靈留給這個世界的禮物。
     
    新版推薦文 溫柔而自由的心靈島嶼—―林白夫人送給所有女性的最好禮物
    /作家 郝譽翔
      這是一本溫暖寧靜的書,引領著我們一步步隨林白夫人,走入那座如此簡約、又如此豐富的島嶼。
      那是一座大自然環繞的原始島嶼,卻更在隱喻一座心靈的島嶼。《來自大海的禮物》不在談論海洋,而是巧妙透過一只只美麗的貝殼,從林白夫人的自身角色――一個已婚並育有五個小孩的現代婦女,每天被繁瑣的家務纏身,還得面對夫妻之間的情感課題,她應該如何自處才能保持心靈的自由,乃至探索生命的真諦?
      林白夫人的回答就是:要「捨棄」,去過一種簡單的生活,放下對物質的眷戀,也減少人際之間不必要的應對,並且學會獨處。她並不像某些極端的女性主義者,主張女人應該不婚不生,相反的,在林白夫人的眼中,女人的自我和家庭並不衝突,只是「每個人,特別是女人,都需要在一年、一星期或是一天之中取得一些獨處的時間。」透過獨處去找回內心的平靜,而這才是人我關係得以維繫的真正樞紐。
      林白夫人還提醒我們:「女性必須停止依賴他人,並且停止藉著和他人競爭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這兩句話可以說是深得我心,尤其當我自己也成為一個母親之後,才驚覺周遭竟有如此多的「虎媽」,必須「依賴」丈夫或孩子們的成就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我以為這才是女人真正痛苦的根源,無法擺脫社會網絡的結果,不但為自己的生命套上令人窒息的枷鎖,也把最親愛的家人一起推入了黑暗的深淵。
      《來自大海的禮物》也可以說是吳爾芙(Virginia Woolf)《自己的房間》的日常生活實踐版,它不但是一份來自大海的禮物,更是林白夫人送給所有女性的最好的禮物。
     
    新版推薦文 試著去過簡單的生活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當媽媽忙碌於生活,最奢侈的,莫過於一個人的安靜!」
      因為寫了跟媽媽角色有關的書,跟不同朋友在寫前、寫後,開展著綿長的對話。我很關心,在獨處的時候,我們給自己經營著什麼樣的生活?
      媽媽這個角色,特別容易毫無保留地交出自己。有的媽媽一有時間,就是忙於家庭,但情緒過勞了,又報復性地熬夜追劇,企圖在生活的夾縫中爭取自己的自由。來來回回在各種人與事之間周旋,也換來更沉重的身心疲憊。
      有的媽媽,則願意規律地給自己一個安適、悠閒的世界,能有一小時很好,即便只有廿分鐘也行。感受自己的內在,也許讀讀詩、塗塗鴉,或者記錄隻字片語,許自己以富足,自己一直是這個世界上最值得討好的人。
      一九五○年代,林白夫人暫別家庭,獨自旅居島嶼小屋,放下原有的計畫,進入一種身心覺醒的存在狀態。她是一位痛失長子之後,撫育五個孩子的媽媽,是探險家、暢銷作家,更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然而,複雜生活所帶來的危險性,一樣如浪潮般拍打著男性。男性也不一定就能成為自己,男性一樣會失去自我,也可能活成討好迎合他人評價的模樣。
      在忘情投入跟世界的搏殺纏鬥之後,我們都可能丟失了跟自己相處的能力。我們得要歸返素樸簡約的生活,在那些平凡平淡的日子裡,把尋常白紙渲染成一幅清雅的山水風景畫。
     
    「但願內在與外在能夠合而為一。」──蘇格拉底於《費德魯斯》中的祈禱
     
      忠於自己,明白這世界上沒有比自己更了解我的人,於是我們能靠自己給自己定義,這便是獨立。祝願您,依然願意對自己好奇,活出自在與飽滿,這也是一種對家人朋友的愛!
     
    新版推薦文 不甘平凡,就得奮力活得不凡
    /作家、教育工作者 宋怡慧
      塵世看似紛擾,如何與真正的自己相遇?如何日日不斷轉動,卻維持安靜與滿足?經典的價值超越時空的藩籬,手攬經典就在不同年歲享受雋永哲理的啟迪。若說,分享是生命最歡愉的儀式,那麼《來自大海的禮物》是林白夫人在我蒙昧的時刻,以文字贈予我的生命恩典,如今,我想把這份感動傳遞下去。
      作者的文字仿有魔力,讓被箝制的心靈、天賦、智慧得以在文字的召喚下尋光而出。作者以海灘俯拾的貝殼來比喻人生的不同階段,其面對的難處與解決之道,溫柔敘說:若能找到接納百川的智慧,任誰都能柔軟相待。原來,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找到需要的平衡和能力的平衡。
      身為女性,對自身角色的思考也是複雜的。在生活日常渴望獨立自主,不是因誰而存在的附屬。在人際關係,追尋簡單真誠,開啟人我思想的交流與溝通。在工作職掌,願為組織注入活力、譜上教育的新曲。只是,三者間的和諧比例,卻常常困住自己。因為閱讀,可以不斷省視內心的聲音,窺見自己的焦慮,選擇帶來悲傷、苦難,卻是成長與改變必然的歷程。因為寫作,明白生命的源頭來自生活的寧靜與穩定,文字讓我學習內觀而無恐無懼。一如作者曾說:好運是自己修煉而來的。
      《來自大海的禮物》每個章節都像生命陽光的照拂,讓內在蘊藏的能量甦醒。你可以享受孤獨,但不能做個孤絕的人;你可以存有傲骨,但不能帶有傲心。一如作者提及:愛不是彼此凝視,而是朝著相同的方向往外望去。我不再疏離人群,而是勇敢走進人群,真切地實踐「一個人真正感受到安全,就是接受現在,切切實實活在此時此刻的當下」。我願和作者一樣,保有純真的寧靜之心,讓所愛之人都能活得像自己,在每個獨一無二的吉光片羽,活得耀眼不凡的人生。
     
    新版推薦文 像海一樣
    /作家、演員、瑜珈老師 丁 寧
      「每一個出現在你眼前的訊息,都是上天的禮物。」
      我想我所之可以活成這樣的我,是因為我很相信所有來到眼前的事,都是來幫助我更好。
      收到《來自大海的禮物》推薦序的邀約的時候,我處在一個憤怒與沮喪交疊的狀態。
      我又開始生氣很多事,又開始覺得這個世界對我不公平,我又有點掉進去那個被害者的洞裡面,不同的是,我知道我掉進去,我看著我自己掉進去,保持覺察,跟自己在一起。
      十幾年來身心靈課程的學習沒有白費。
     
      開始閱讀,很快感覺到海一波一波地輕碰我的皮膚,很溫暖,很寬容,我看到自己的問題。
      想到婚前有一年很不好過,一早醒來就想看到海,隨便買了去沖繩的機票,在海邊瞎走,無聊就做瑜珈,累了就睡在岩石下,晚了就找民宿。
      幸運的遇到一家潛水民宿,因為淡季沒人,教練帶著我一個人潛水、打漁,我就坐在船的最前面,手放在海裡,在海上漂著。海水很溫暖,很包容,像母親一樣,把妳抱在懷裡,任妳哭鬧,妳的苦、妳的痛、妳的委屈,她好像都幫妳吸收了,而我也真的哭了很久。
      我第一次感受到大海的療癒力量。之後,有什麼內在不對勁,我就往海邊跑。
     
      所以,讀《來自大海的禮物》的文稿,又一次把我帶回海的身邊,當我看到「大海要人們學會耐心和信心,像那坦蕩的沙灘,始終靜靜地接納著它所送來的每一份禮物。」我在心裡輕笑了一聲,是呀,生命是需要耐心與信心的,真是當頭棒喝,練習了那麼久,有時還是會忘記。
      我喜歡林白夫人近似修行者的角度,透過大海送上來的禮物,來對應生命在不同階段的態度與角度,也很入世地將女人性格的本質,轉化為兼顧自我認同與家庭之間的平衡,我特別喜歡她形容女人的生活:「女人的生活像馬戲團的特技,天天上演。連吊在鞦韆上空中飛人的技術都不如我們呢!我們被訓練得要能頭頂一落書,踩著懸在半空中的繩索前進,身上還得掛著嬰兒車、陽傘和餐桌椅,敏捷地步步向前。可要穩住啊!」我又笑了,真是母親的人生。
      所有的女人,都可能進入家庭,即使不成為母親,都應該知道成為自己的必要。
      一旦成為自己,妳才會看到自己此生的價值。
      如同吳爾芙說的:「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放下孩子的功課,放下手上的美妝雜誌、網購訂單,打開《來自大海的禮物》,這才是能真正幫助妳,享受並且看到成為一個女人的價值。
     
      這麼大。
      像海一樣。
  • 內容簡介
  • 她飛行,與《小王子》作者聖艾修伯里哲思交會
    她寫作,動人自我叩問堪比吳爾芙《自己的房間》
     
    送給當代女性的最好禮物
    探討內在自我的散文經典
     
    蔣 勳、簡 媜、朱天文、蔡穎卿、彭樹君、番紅花、
    陳藹玲、郝譽翔、洪仲清、宋怡慧、丁 寧──共鳴推薦
     
     
    ◆撼動世代心靈的林白夫人,從翱翔天際到旅居海濱
      作為職業飛行員、詩人、作家、時代名人查爾斯.林白之妻、五個孩子的母親,林白夫人仍盼以自我的眼光,反思獨處的價值。一九五○年代,她暫別丈夫,獨自旅居島嶼。放下原訂的工作計畫,返歸自然與簡約的生活,她如此寫道──
     
      海邊不是個能好好工作的地方……
     
      起先,疲倦感會席捲全身,感覺就像靠坐在船上的躺椅,
      眼前的一切把人從忙亂生活拉出來。
      這時,原訂的工作計畫已不再重要,
      昨日的煩惱全都讓浪捲去,一如那坦蕩的沙灘……
     
      也許幾天後的某個早晨,心靈會再度甦醒過來。
     
    ◆來自大海的禮物,亦是澄澈身心靈的島嶼之眼
      在海濱,林白夫人拾起一枚枚貝殼,或許樸素廢棄,或許罕見晶瑩,而對她而言,這些空殼就像是褪去疲倦的心靈,指引她進一步反思自己的內在狀態。依著女性豐沛的情感與纖敏的直觀,諦聽螺旋中的潮聲,賦予象徵、詮釋其生命經驗,更由此延伸思考每位女性探尋的人生課題──
     
      在紛擾忙亂的日常裡,適時回歸簡單生活,讓身心靜定;
      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重新發現伴侶的美好特質;
      在複雜的人際互動中,學會藉著獨處找回內心的安穩力量;
      在犧牲奉獻與保有自我之間,找到平衡點……
     
    ◆女性主義發展這麼多年後,這本書為何仍有被閱讀的價值?
      《來自大海的禮物》透過幾只貝殼,以優美文字隱喻我們生命中的重要階段。在更正視自身情緒變化、以及與周遭之人的關係張力的時代,仍回應你我面臨的共通問題──如何在忙碌生活中,踏著優雅而沉穩的舞步,時而自在獨舞,時而與他人和諧共舞?
     
      書中以文學的筆法探討獨處、不受箝制的親密關係、人生高原的考驗,還有每個人所選擇的生活之美,讀來細膩雋永,你也能聆聽內在聲音,並勇於行動。
  • 目錄
  • 前言|大海送我的珍貴禮物
    第1章 海灘──學習接納的智慧與力量
    第2章 峨螺殼──簡單生活帶來身心和諧
    第3章 玉螺──藉由獨處與創造充實心靈
    第4章 櫻蛤殼──單純而不受牽制的親密關係
    第5章 蠔殼──中年時期的考驗與契機
    第6章 葵螺──兩個自由而完整個體的結合
    第7章 幾只貝殼──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
    第8章 別了,海濱──帶回大海的智慧
    作者後記|重新再看《來自大海的禮物》
  • 作者簡介
  • 安妮.莫羅.林白(林白夫人)
    Anne Morrow Lindbergh
     
      美國著名飛行員、作家、詩人。一九○六年生於美國紐澤西州一政商家庭,母親為詩人與婦女教育倡導者。安妮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兒時的夏日全家經常旅居東岸海濱生活,父母亦鼓勵她往各方興趣發展。
       一九二七年,安妮在父親的聚會上結識當時備受矚目的年輕飛行員查爾斯.林白(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此時的她為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的學生,隔年獲人文學士學位。一九二九年,安妮與查爾斯.林白結婚,並完成首次的單人飛行。
       婚後的林白夫人擔任丈夫的副駕駛和導航員,在三○年代初,她成為第一位獲得滑翔翼駕駛執照的美國女性,開發橫越海洋的商業飛行航線,出版第一本個人散文著作,更經歷一場痛徹人心的綁票喪子案。
       至五○年代,林白夫人育有五名子女,持續文學創作,得到諸多航空殊榮。一九五五年出版《來自大海的禮物》,書寫當代女性的內心哲思與生活意義,此書讓她以文字飛翔全世界,獲無數讀者共鳴。
       二○○一年,林白夫人與世長辭。
  • 譯者簡介
  • 唐清蓉
    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美國加州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翻譯碩士。譯作包含《歲月之梯》、《冰風暴》、《心靈之眼》、《海濱浪行》等書。
     
    林燕玲
    台北人,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士。














品牌名稱

類型

  • 平裝




首頁挑選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