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搜尋需要1~5秒...
首頁
挑選
禮物
母親節禮物
生日禮物
送男生生日禮物
送女生生日禮物
送禮推薦
了解Nearme
如何使用
登入/註冊
生日禮物
情人節禮物
長輩送禮
彌月禮物
喬遷禮物
手鍊
保養品
手袋
香水
手錶
圍巾
錢包
吹風機
行李箱
行李箱
吹風機
高級手錶
無線耳機
電動剃鬚刀
運動手環
電子書閱讀器
藍牙音響
智能家居裝置
香水
手鍊
耳環
香水
無線耳機
茶具
茶葉
人參食品
按摩椅
羊毛圍巾
瓷器
羽絨被
茶具
按摩椅
金銀紀念幣
彌月蛋糕
嬰兒衣物
香氛蠟燭
擴香器
奶瓶
寶寶紀念品(例如腳印或手印套件)
嬰兒乳液
童裝
手工香皂禮盒
嬰兒衣物
香氛
植物盆栽
香氛蠟燭
擴香器
刀具套裝
雕塑
咖啡機
床單
餐具
智能燈泡
空氣淨化器
咖啡機
餐具
大塊
師徒百景:十六組傳技也傳心的匠人傳承故事
$315
1
收禮人更換較高價禮物,則由收禮人支付
收禮人更換較低價禮物,則會退款剩餘的金額予您
前往結帳
預估將於確定收禮後的~NaN天內出貨,真實出貨日以實際寄出為主
商品資訊
訂單須知
評論
推薦序
【前言】
前言
「你要不要試著採訪『非』一脈相傳的傳統工藝職人師徒?」
這是二〇一九年秋天,以茶湯文化為主題的月刊雜誌《NAGOMI》(なごみ)(淡交社)編輯部的磯田涉先生給我的任務。傳統工藝的器具製作多是一脈單傳,也就是說,知識與技術等奧祕都只傳給自己的其中一個孩子,絕不外傳給其他人。一脈單傳當然也有各種辛苦,但無血緣關係的人想要進入這個世界又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這個想法就是本次企劃的起源。
我認為這個點子很有趣,便爽快地答應了磯田先生的提議。原本我就不太認同血統主義的思考方式,我認為職業選擇應該優先尊重本人的意願。而且,職人界已有好長一段時間高喊新血不足,我也對職人的生活方式與技藝深感好奇。
「能打開門戶固然是好事,但這些外來的學徒和原本就具備技術背景精神的繼承人不同,或許有些吃虧的地方。」
「職人的世界十分頑固,也許現在還是主張『看著師傅的背影學習』吧。」
還記得當時我和磯田先生有過這番討論。採訪開始後不久,新冠肺炎開始流行,遠距工作蔚為風潮,我立刻發現職人的工作及師徒關係,與這股潮流恰恰相反。
本書收錄了當初連載的十一篇文章,加上後來我與對本次企劃深有共鳴的辰巳出版編輯部小林智廣先生一起採訪寫成的五篇文章。
「職人的工作充滿了『把興趣發揮到極致』、『不在公司上班的生活方式』等等要素呢。」
「師徒關係轉變成『讓徒弟看著師傅的背影,但師傅也會用口頭教導』,真是令人感動。」
與小林先生一起採訪的途中,我們經常討論這些話題。
本書的目的是講述師傅與徒弟各自的想法,包括:彼此互信、世代差距,並呈現技術與傳統的傳承。為此,我親赴工作現場,也在書中各處加入以自身觀點所看到的真實樣貌。
內容簡介
1現代人工作的奧義:探討工作的意義、人生職涯規劃
2探討無形與有形的工作:你想學習工作技能?還是傳承工藝
3工作階層關係的討論:上司下屬VS師傅學徒
4傳統工藝職人的最佳入門書
5匠人能量和故事:提供工匠職人們傾注人生和熱情的故事,以及工作態度金句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朝日新聞》、《讀賣新聞》、《週刊文春》、《週刊新潮》⋯⋯引發日本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日本出版當月,緊急再刷
*日本讀者書評網站「読書メーター」好評不斷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想把興趣發揮到極致嗎?
你想不去公司上班、擺脫社畜身分嗎?
你喜歡工作技能?想研習匠人技藝嗎?
由於工作方式多元化,現代人受到「鑽研自己喜歡的事物」「不當社畜」等概念吸引,以「職人」做為人生的職業,再次受到矚目。
但是,年輕的學徒如何進入傳統手工藝的世界呢?
在沒有血緣關係之下,師傅如何「敞開心胸」傳授他的「畢生技能」給弟子呢?
本書打破過往「傳子不傳賢」、技藝封閉不外傳的舊式工匠職人思想,收錄十六組「非一脈單傳」的日本傳統技藝師徒故事,不僅為您展示匠人手藝和風骨,更帶領現代人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
為技藝奮鬥的匠人,為您展示「人生工作」的奧義
本書深入日本傳統技藝的起源與現狀運作,描繪師徒間的真實關係。包含:入行契機、師徒相遇故事、技藝工法,職場環境、世代傳承的過程,以及職人工作金句⋯⋯透過每一組的師徒人生故事,進入不同的技藝世界。
收錄的技藝,有「高文化性質」,例如:庭師、寺廟畫師、文化財修復師;有「文創性質」,例如:染織、江戶玻璃雕花、英國皮鞋等,也有「勞力的傳統工匠產業」,如茅葺屋頂、泥水師父、社寺木工。因此,不管是對文化藝術、手作職人、或者傳統工匠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初階的探究和瞭解。
*隨著時代推移,職人的世界也跟著大躍進
「師徒關係」的轉變——
.超越血緣關係的傳承:從「只傳子」、轉變成:「也傳賢」
.進化身心靈導師:從「看師傅的背影偷學」、轉變成:「除了讓徒弟看背影,師傅也要運用理論口頭教導和心靈輔導。」
匠人職場大公開——
.從閉鎖走向公開:公開職場環境,無私分享技藝現況
.理想的工作關係:打破上級和下級階層,無私傳授技能和無條件的照顧和關愛
迎向新世代的匠人精神和奧義——
・一份展現價值的工作:從不問自我工作價值,到專注提煉出我的「工作意義」和「態度金句」
.人生工作的奧義:從為公司付出、到改為沉浸在鑽研自己喜歡的事物中,創作並產出有價、可流傳的工藝
這樣的你適合讀這本書——
1不想做社畜,對自我興趣開發想了解更多的讀者
2對人生工作、工作意義主題有興趣的讀者
3對技藝傳承有興趣的讀者
4對日本工藝文化有興趣的讀者
一致推薦——
Iku老師|日本人氣youtuber
水泥工阿鴻|人氣職人
米力|視覺設計師
江明玉|小器生活創意總監
江鳴謙|什木工地創辦人/木工阿彥
沈奕妤(Ama)|印花樂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吳書原|景觀設計師
㚕磬|青瓷陶藝家
凌性傑|作家
馬毓秀|天染工坊創辦人及負責人
陳江榮 |陳江榮刀劍鍛鍊所-刀鍛冶
陳景林|天染工坊創辦人及藝術總監
蔡舜任|台灣頂級修復師
【名人推薦語】
沈奕妤(Ama)|印花樂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每個人天生都有天賦,只是有沒有機會挖掘並讓它發展。
現代社會強調規模化、效率至上的運作模式,很容易讓大家都活成同一種樣子。好好念書、好好上班、等著好好退休⋯⋯大部分的人或許終其一生都沒給自己機會,探究自己的天賦與熱情。
因此,讀著《師徒百景》,幾度都讓我既驚訝、又感動。驚訝的是,無論肩負傳承責任的師傅、或是堅定學習的徒弟,其實他們並不會執著守舊、反而十分重視如何融入時代價值——有鼓勵徒弟多聽音樂、看電影的師傅,也有會推薦徒弟看旅行雜誌的師傅⋯⋯我想這應該就是為何時至今日,這些古老工藝還能活躍健在的原因。
感動的是,無論師傅或徒弟,都是深信自己擁有天賦,並願意用一生為天賦燃燒熱情、甚至付出生命的人——我們稱之為「職人」。他們在這樣崇尚規模與效率的時代,選擇了一條忠於自我、忠於理想的不凡道路,為傳承人類的工藝結晶而奉獻。
這本書除了能讓讀者認識日本流傳至今的職人工藝,還讓我們看到一種在現代社會已十分稀少的、忠於天賦的職人精神。
陳江榮(陳江榮刀劍鍛鍊所-刀鍛冶):
現代雖已發展出更快更方便的工法與工具,但沒有古時候的知識累積是無法發展出現代的文化水平,因此願意學習、傳授傳統文化技藝在現代是非常難能可貴,同時其辛苦與付出是外人難以想像的,希望透過此書能讓大眾瞭解傳統工藝背後的價值。
㚕磬(青瓷陶藝家):
《師徒百景》這本書不僅是一本介紹日本傳統技藝的作品,更是一個關於人與技藝間深刻連結的探索之旅。在這個AI和自動化日益普及的時代,這本書提醒我們,那些由人手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技藝、智慧與情感,是何等珍貴。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展現了師徒之間超越血緣的情感和對工藝的共同熱愛。這些故事不僅僅是關於技術的傳授,更是關於生活智慧、文化價值和人類情感的傳遞。它們告訴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保留和尊重傳統工藝的重要性。
馬毓秀(天染工坊創辦人及負責人)
《師徒百景》帶領我們進入日本傳統工藝創作、經營與傳承的內場,讓我們看到學院教育外的另一種文化傳承體系,它的養份來自土地與傳統文化,它的技藝繫乎匠師,它的產出完善精緻生活。
陳景林 (天染工坊創辦人及藝術總監)
日本傳統工藝總令人敬佩其「窮人工之極」的頂真表現,除了追求極致的格物精神之外,同時保留師徒相授的傳承倫理,在師徒長期的「薪火相傳」中,初期多傳薪,而目的是傳火。火是什麼?各工種有其獨特精彩。
目錄
目錄
前言
1庭園師
2茶壺師傅
3佛像雕刻師
4染織家
5泥水師傅
6刀匠
7江戶玻璃雕花師
8文化財修復師
9江戸小紋染職人
10社寺木工
11江戸木版畫雕版師
12洋傘職人
13英國皮鞋職人
14硯職人
15社寺畫師
16茅葺屋頂職人
作者簡介
井上 理津子
1955年生於奈良市。曾任職於大阪地方雜誌《女性與生活》編輯部,後成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日本文藝家協會會員。著有《最後的紅燈區 飛田》、《送葬者們》(2015年新潮紀錄獎入圍)、《送走父母》等等。
譯者簡介
劉淳
兼職日文譯者。東吳大學日文系、東海大學日文所畢業。譯作四十餘冊,譯有《土產物語》、《成人過動症的真相》、《AI分析,前5%菁英的做事習慣》、《擺脫被操控的人生》等書。聯絡信箱:wishowever@gmail.com
品牌名稱
大塊
類型
平裝
閱讀更多